烟花易爆,工人难逃|工劳小报 #64 新闻刊
来源网站:feed.laborinfocn7.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事故, 工地, 烟花, 小笼包, 来源
涉及行业:制造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湖南省
相关议题:中高龄劳动者, 压迫行为, 工伤/职业病, 工资报酬, 残疾劳动者, 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 湖南临澧县烟花厂爆炸事故暴露出安全监管流于形式,罚款和整改措施难以对企业形成有效约束,工人长期处于高危环境中。
- 厂内大量中老年、女性、身体有伤残的临时工,因用工门槛低、工资日结、制度灵活,成为高危岗位的主要劳动力,但缺乏基本保障。
- 江苏江阴化纤厂爆炸事故因操作规程缺失、员工培训不足等管理漏洞导致,5人死亡,相关责任人被追刑责,反映“厂中厂”模式下工人安全难以保障。
- 河南开封砖厂涉嫌强迫残障人员劳动,工人全年无休、无工资,劳动环境恶劣,部分工人被工头看管,劳动权益严重受损。
- 农民工因养老保险难以跨省转移,参保率低,流动就业导致养老金权益易流失,保障缺失问题突出。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01 本期重点
烟花易爆,工人难逃
6月16日,湖南省临澧县山洲村一烟花厂发生爆炸,造成9人遇难,26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披露,自2023至2025年,该厂多次因“改变工房用途”、“超核定药量储存”等问题被立案调查;又因“余药清理不及时”、“消防设施配备不规范”等隐患被责令整改。执法处理的罚款金额从5000元到5万元不等。
政府部门的监管流于形式,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考量脱不了干系。烟花爆竹产业是临澧县的支柱产业。2024年,临澧县烟花爆竹全产业链产值达60亿元,连续2年翻倍增长,且提出了“2026年产值达到100亿元“的目标。在经济发展目标的导向下,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公开信息显示,临澧县每年至少发生2起爆炸事故,只因死伤人数较少未引发广泛关注。
“有前科”的重大事故也并非孤例。例如,今年4月,湖南醴陵市一烟花鞭炮厂爆炸致3死2伤,该厂也曾因鞭炮药物超量存放被处罚。就山洲烟花厂而言,几千到数万的罚款金额、责令整改的行政处罚,与其3000万元的年产值相比形同挠痒。加之责令停产、顶格处罚等强力措施的长期缺位,实际上形成了“轻罚代管”的局面,并造成了“不罚不管”的事实,未能构成有效约束。不仅如此,在山洲烟花厂的法定代表人徐合平名下还有多位股东,承包关系错综复杂,有着“厂中厂”的构造。这既为生产安全监管造成诸多不便,同时也是监管不力长期累积的后果。内地县城的支柱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高危行业,如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煤矿开发等,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逻辑与问责追责的监管逻辑互相拉扯,在安全监管上,地方政府采取的往往是消极、被动的应对策略。如此形成的监管空转与安全失守,远非官媒一句“当地政绩观出现偏差”所能概括,而是官僚系统运转张力的结构性结果。
此次事故反映的县域劳动力结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据村民反映,该厂此前已发生过多次爆炸事故,也曾有过死伤,但均以厂方迅速赔偿了事告终,没有掀起任何水花。事故频发、风险显著,为何当地村民仍愿意进入该工厂工作?原因很简单:足够低门槛、足够灵活。山洲花炮厂“允许日结兼职、全职,不需要打卡,用工制度极为灵活,也不拖欠工资”,因此体力衰退或身体伤残的中老年村民、需要照料家庭的妇女,即便提心吊胆,依然会选择进入该厂。在厂内工作的,有历经车祸、癌症,带完孙子在厂里挣“油盐钱”的老年妇女;也有在赶工时进厂、每年为家里增添2000元收入的家庭妇女。不少人都是临时工,ta们每日不固定时间进厂,通常可能在凌晨两三点,工作至次日12点下班,赚取一日三五十的日结工资。
据报道,此次事故9名遇难者中,除有一女性是46岁,其余8人年龄均在54岁~62岁之间。这也是县域常见的劳动力结构,留守或返乡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家乡从事的,往往是无保障的高危行业。以工事有料整理的内地打工路上的交通事故为例,女性工人、老年工人、临时工是大部份遇难者的共同特征。讽刺的是,不少工人年轻时曾前往沿海地区打工,在沿海工地、流水线上忍受过长工时、高强度、低保障的劳动环境。如今,随着产业转移将低端产业“回流”内地,沿海劳动条件有所改善,而最能适应县域产业高强度、无防护的劳动条件的,依然是这批低学历、低技能,且失去了“年龄优势”的返乡工人。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扬州两塔吊工人高温中暑被困,消防80分钟成功救援
6月26日20时,江苏扬州仪征市青山镇中元路1号某工地发生一起塔吊工人被困事故。两名维修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因高温天气导致中暑,被困塔吊操作室内无法自行脱困。接警后,化工园区消防站立即出动登高云梯车展开救援。整个救援持续80分钟,两名工人最终安全获救并送医。"当时气温超过35℃,他们在塔吊上连续工作近4小时。"现场目击工人表示。 消防部门提醒,高温天气应调整作业时间,避免午后露天高强度劳动,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用品。来源
江阴化纤企业闪爆事故报告:6名责任人被追刑责
6月中旬,《无锡江阴市恒园彩纤有限公司“7·17”较大闪爆事故调查报告》公布。2024年7月17日12时56分,江苏江阴市恒园彩纤有限公司发生重大闪爆事故。因员工违规操作关闭真空泵和气相阀,导致混料提纯釜内有机废气积聚爆炸。爆炸引发高温导热油喷溅火灾,造成5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28.3万元。调查显示,涉事企业存在严重安全管理漏洞:未制定操作规程、未设置紧急泄压装置、员工培训缺失。厂房出租方第一化纤公司未履行安全告知义务,设计单位普立特公司设备不达标。目前,恒园公司厂长唐军等6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该事故暴露出"厂中厂"模式监管盲区及化纤行业安全风险管控缺失等问题。来源1,来源2
开封祥符区砖厂涉嫌强迫残障人员劳动,17名工人获救
6月18日,河南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安平砖厂被曝涉嫌强迫残障人员劳动。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接到线索后前往调查,发现多名言行异常的男子在搬运砖块,工人称其“全年无休,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工资”。现场工人透露,这些残障工人由工头看管,两班倒作业,装一车砖需两小时,“砖块烫手,粉尘大,正常人不会干”。上官正义当日报警,警方到场带走多名工头及工人,并连夜追捕逃逸者。涉事砖厂成立于2008年,但营业执照已注销,注销原因未公开。当地正对用工企业展开排查。来源
——白领——
搬迁、裁员、解散:网络公司劳动争议败诉后的反弹
6月27日,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不满广州市黄埔区法院四起劳动争议案件判决,公司声明指责法院判决“损害企业自主经营权”,决定在“近几年内”将总部搬离广州,并裁减广州团队1000人以上。此次风波源于2025年初多益网络向离职员工追讨4.4万元餐费事件,该公司要求一名前员工按每餐30元标准支付工作期间餐费,遭法院驳回后,公司宣布调整广州员工餐费政策,由“可选”改为“强制预收”。类似的戏码在2024年7月就曾上演过一次,彼时该公司在劳动争议败诉后直接关闭了成都公司。此类“巨婴”式反弹被认为是该公司掩盖经营问题的借口。而多益网络创始人徐波也长期因争议性管理方式备受关注,包括“自愿降薪”测试、员工互删微信等规定。来源1,来源2,来源3
——劳动保障——
山西蒲县惊现"1岁工作22岁退休",当事人违规领取养老金69万元
6月27日,审计署报告披露山西临汾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档案存在14处涂改,出现"1岁工作、22岁退休"的荒诞记录。该人员不仅违规办理退休手续,累计领取养老金69万元,同时还在新单位任职领取工资。 蒲县政府回应称情况属实,已组织疾控中心、人社、纪委等多部门联合调查。此次审计发现25省2.83万名职工通过篡改档案等方式违规提前退休,涉及金额5.19亿元,暴露出养老保险审核机制存在严重漏洞。来源
03
深度与评论
I. 工事有料|黑砖窑频频再现:湖南艳飞建材等砖厂控制智力障碍人员劳动
根据有料编辑,2025年6月4日,湖南省湖南省临湘市艳飞建材有限公司被曝光使用智力障碍人士做工,从事高强度且缺乏保护的体力劳动,每天需工作12小时,现场的智力障碍人士并未穿戴任何防高温、防尘的防护措施,有工人称自己工作没有钱,全年无休,遭遇工头随意打骂,生病时靠止痛药度过。此外,河南和山西的砖厂在这个六月均曝出控制残障人员从事搬砖苦力。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扶持明显缺位,对残障人士权益的社会监督机制也不完善的背景下,残障人士就业和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力被企业转变成收割利益的空子,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诱骗欺骗残障人士,迫使ta们超时在没有工作保障和安全的情况下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靠残疾人证避免缴纳保障金和税费基础。阅读原文
II. 中国劳动趋势|实证翻译——流动的劳动与无法转移的养老金:农民工受到威胁的养老金权益
尽管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财政与行政体制的高度分权,ta们往往无法在跨省流动中携带和延续自己的养老保险权益。截至2012年,全国仅有不到15%的农民工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主要原因即在于担心养老保险缴费难以跨地区转移、缴费权益最终流失。省级政府在当前的养老制度中扮演着实际的政策制定者角色,既管理本地养老基金,又有权调整缴费比例、设定参保条件。虽然改革在政策层面启动,但地方政府,特别是农民工流入地(如广东),在实际执行中出于维护本地养老金基金盈余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目的,设置了各种“技术性障碍”来限制养老金转出。由于养老基金成为地方财政重要资源,流入地政府普遍缺乏推动全国统筹改革的积极性,而输出地则因人口流失与财政压力陷入困境。阅读原文
III.极昼Story|从12楼坠落幸存,一个县漂女人的中年沉浮
本文还原了一个县城打工家庭在风险面前的结构性脆弱与劳工日常的真实质地。工厂工人与门窗安装工人丈夫的帮工彭惠芳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从12楼高空坠落,仅靠一层电动车棚幸存,随后陷入长期卧床、手术和康复的艰难过程。在城市边缘的新房尚未安稳落脚,生活就被巨大的医疗开支、停工损失与家庭照料需求压得喘不过气。彭惠芳“奇迹生还”,但在社会结构未变、照护制度缺失的背景下,这一奇迹被折叠进了新的多重脆弱里:房贷4600元/月、装修贷每月再还2600元,生病借债十余万;婆婆本做舞鞋维生,因儿媳受伤留家照护,停下收入来源;丈夫在事故现场目睹妻子坠落后,成了全家的唯一劳动力;彭惠芳早年外出打工供哥哥读书,事故后再次为向哥哥借钱将首套买下未入住的房产抵给哥哥。阶层与性别的不公仍然在她的劫后余生里得以延续。阅读原文
IV. 小笼包|小笼包的萨利亚经历
以小笼包的亲身叙述为起点,我们得以窥见萨莉亚“低价高效”背后真实而沉重的劳工现场。而正如文章所揭示,萨莉亚成功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一套高度流程化、标准化、压缩人力成本的劳动体系——要求每一位员工无差别地完成预设动作,依靠手册与时间表规范一切。从小笼包必须学会的“单手端三盘”到他在后厨高温下晕厥,再到被迫忍受烫伤后仍需报以“微笑服务”,这些都不是个例,而是这套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他的兼职工作被排入“严丝合缝”的工时表中,几乎没有喘息空间。虽得到了同事“哥姐”们的照应与善意,但这些温情只是制度缝隙中的人际补丁,无法真正对抗持续性的劳力压榨。萨莉亚之所以能够维持“西餐界蜜雪冰城”的低价奇迹,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小笼包一样的青年劳工,用身体和情绪消化了标准化与降本提效的全部代价。阅读原文
V. 中工网| 铁皮宿舍里的工地日记
胡瑞明是来自河南林州的农民工,目前在天津工地担任库管。他每天在工地高强度工作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今日头条上坚持写“工地日记”,记录农民工真实的生活。宿舍简陋,他住在铁皮屋中,夏天没有空调,只能在蚊虫环绕中对着手机语音输入,或手写文章。他多聚焦于打工日常,如34度高温下喝完三瓶水、床上逮十几只臭虫、工地饮水困难、日结工奔波。胡瑞明自小酷爱写作,曾在工厂当兼职通讯员,发表过多篇报道。工厂关闭后,他辗转多地打零工,文学梦想一度搁置。直到2023年重新提笔,他计划一直写到退休,用文字记录底层工人的真实生活与尊严。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 前程无忧51job:《618电商领域从业观察2025》
- 麦可思研究:《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
- 澎湃新闻:《最新毕业去向数据告诉你,很多岗位并没有那么“专业对口”》
- 劳科院、北京大学:《抖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研究报告》
- 第一财经:《16省份2024年平均工资公布,收入前三行业各省不相同》
- 薪智:《2025年Q2餐饮行业薪酬报告》
本期小报周期(2025/6/17 - 2025/6/30)
撰稿:水泥、64、蓝水
编辑:马乙己
校对:乌云
在最后
以上是第64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或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