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外卖员等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发布日期: 2024-02-24
来源网站:new.qq.com
作者:北京青年报官网
主题分类:劳动政策与管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外卖员, 最低工资, 保障, 就业形态, 劳动者权益, 家政服务, 平台, 时间, 服务, 报酬, 规则
涉及行业:出租车/网约车, 交通物流业, 居民服务/修理/物业服务, 外卖, 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灵活就业/零工经济/平台劳动, 就业, 工资报酬

  • - 人社部发布指引,将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范围。
  • - 平台企业应公开订单分配、报酬支付等规则,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包括在线时间计入工作时间,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
  • - 外卖员等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可获得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合理报酬。
  • - 平台企业要公开订单分配规则、报酬构成、奖惩规则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昨日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健全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文件中明确,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被纳入最低工资保障。同时,平台企业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等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

引导企业合理确定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

对于上述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的适用范围,人社部明确,将主要适用于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平台家政服务人员等均在保障范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之所以出台上述文件,是为企业用工提供指导和服务,有助于引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参考指引指南健全用工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逐步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能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针对反映较为突出的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尚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维权服务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等问题,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总结提炼了调研中发现的好的经验做法,以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依法合规制定和修订订单分配、报酬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考核奖惩等平台劳动规则。”相关负责人表示。

外卖员在法定节假日

工作可得到更多报酬

按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包括当日累计接单时间和适当考虑劳动者必要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确定的宽放时间。企业明确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线时间或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场所接受常规管理的,企业要求的在线时间和线下接受常规管理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在劳动报酬方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这份文件还规定,企业要以货币形式将劳动报酬支付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平台要向劳动者公开

报酬及支付等的算法规则

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平台企业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

应当公开的规则包括平台订单分配规则,包括订单分配的基本原则、订单优先分配或差别性分配规则等;包括计件单价及确定因素,抽成比例及确定因素,报酬构成及支付周期、支付方式等报酬规则;还包括服务要求和规范,考核制度,奖励和惩戒的情形、方式、标准,劳动者的申诉渠道和企业处理申诉的程序、结果反馈方式等奖惩规则。

鼓励法律援助机构开设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绿色通道”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则规定了企业内部劳动纠纷化解机制、工会权益维护服务等内容。其中明确,平台企业要建立健全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诉机制,畅通线上和线下沟通渠道。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报酬计算、服务时长、服务费用扣减、奖惩、平台用工合作企业管理服务等有异议的,或遭遇职场欺凌、骚扰的,可向平台企业反映或申诉,平台企业要在承诺时间内予以回应并公正处理。

此外还规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权加入工会。工会组织要积极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会组织要及时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可向所在工会组织或当地工会组织请求得到支持和帮助。

工会组织要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商机制,代表或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项与平台企业进行沟通、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或协议。

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这份指南还提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依法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鼓励法律援助机构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工作地或休息地设立法律援助站或者联络点,就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开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文/本报记者解丽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