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苦在避坑小程序里
来源网站:www.sohu.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用户, 公司, 诚信, 帖子, 平台
涉及行业:互联网信息服务, 服务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广东省
相关议题:拖欠工资, 工资报酬
- “诚信点评”小程序是一个供求职者分享求职遭遇的平台,帮助他们避开不好的企业。
- 求职者在小程序上分享了许多不公正待遇的经历,包括拖欠薪水、违法辞退、工伤不赔偿等。
- 小程序的开发者通过修改和完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集中讨论、检索、避雷的平台。
- 小程序在上线后得到了用户的关注和推广,用户量突破了一百万。
- 尽管小程序也面临审核压力和质疑,但开发者坚持两个原则:永远不主动删帖,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拖欠薪水”、“老板PUA”、“违法辞退”、“面试骗方案”、“工伤不赔偿”……点开“诚信点评”小程序的热门话题,你可以找到几乎一切会让求职者们感到恐惧的字眼。在这些热门话题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上万篇曝光贴,拼凑出了这个时代打工人们艰难的生存图景。
郑毅的朋友也是其中的一员。两个月前,他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坐了一个多小时地铁去到面试地点,才发现自己应聘的那家公司原本并不想招人,HR只是为了完成公司的业绩要求,才组织了面试。在一家科技公司做小程序产品经理的郑毅听到这段经历后,在替朋友不平的同时,也感到疑惑:为什么从来没有哪一家大公司尝试过做一款软件,为求职者们提供一个找工作的“避坑指南”呢?
作者│贾静晗
郑毅尝试着在网上检索其他类似的“求职被骗”案例。他很快发现,在求职中遭遇不公正对待的事情几乎随处可见,在各个社交媒体上输入“企业避雷”、“虚假招聘”等等关键词,都能看到大量求职者分享的“血泪史”。在豆瓣“你遭受的招聘暴力”这一个话题下,有4136个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不过,这些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上,往往与各类娱乐内容掺杂,很难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激起水花。
郑毅意识到,在就业市场萎缩、无数人“毕业即失业”的当下,一个普遍却难解的问题是:用人企业与应聘者之间权利、信息的极大不对等。相比于公司能对每一个应聘者进行详尽的“背调”,求职者大多数时候能获知的公司情况却相当有限,尤其是那些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招聘广告上的内容是真是假?公司会不会拖欠工资?老板的人品、性格如何?郑毅由此萌生出了做一款“企业点评”小程序的想法:能不能搭建一个平台,供人们分享、交流自己的求职踩雷经历,通过公开透明的企业评价方式,帮助求职者们避开一些风评不好的企业?
相比一款APP的开发通常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并耗费数月的时间,小程序显然是一个试错成本更低的选择——它的开发门槛低、所需时间短,依托于平台已有的流量池,运营所需的成本也更低。这也意味着,小程序的开发者们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去尝试那些“不赚钱的”,或是大公司们不敢做、不愿做的事情。
第二天,郑毅联系上自己的工程师朋友老贵,两人都对这个想法感到兴奋不已,并决定立刻付诸实践。开发团队就这样凑成了——郑毅是产品经理,而老贵负责前后端所有的开发任务。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软件开发而言,这种随意和冲动似乎是罕见的,甚至注定失败的。但郑毅不太愿意去想这些事情。“当时也没有想过这个小程序能走多远,以后会怎么样,就是怀着尝试的心态去做。”郑毅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总要有人踏出第一步。”
老贵是一位公认的技术能力极强的全栈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特殊的听障患者。大多数时候,残障的事实让他的技术能力被面试官彻底忽视了——即便后者才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在确定了要做这件事后,两人便着手开始策划。由于之前有过开发“曝光行业老赖”小程序的经验,郑毅和老贵决定就在先前小程序的基础上对功能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压缩开发的工作量。
按照郑毅最初的设想,“诚信点评”是一个“汇集零散信息的论坛”。每个用户登录后,都可以在小程序里分享求职避雷的信息,并配上证明的图片。每条帖子发布时都需要选择一家关联的“被曝光企业”,选择后,企业的工商信息也会一并显示在帖子中。郑毅的想法很简单:把大家遇到的问题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方便有需求的用户一起讨论、检索、避雷。
一个月后,这款名为“诚信点评”的小程序静悄悄地上线了。郑毅发布了几条自制的图文视频,介绍小程序的功能。最初,视频的流量平平,播放数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徘徊。
图│该小程序的首页界面
或许是人们意识到了这样一个小程序的“易逝”,在微博、抖音、B站上,逐渐开始有人帮小程序自发宣传了起来,呼吁大家“赶紧去用”,因为“估计过不了几天就会被封掉”。
五一劳动节前后,一家媒体看到郑毅的视频,联系他做了报道。很快,“男子做小程序曝光全国不诚信公司”便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依靠着互联网上的“口耳相传”,新的用户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小程序。
在一篇发布于4月25日的帖子里,一个女孩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对外早十晚六一周四天,面试又说写错了是早九晚十一一周五天,写着不加班,但还想让人签自愿加班的确认书,免费加班。合同里还有奇葩内容,第八条‘如在店铺兼职期间发生任何意外伤害等事件,由本人自行解决,均与甲方无关,乙方愿意所有医疗费用自理,医疗期间甲方不支付劳务费用’,这是不是太不把人当人了!”帖子的配图里,是一份来自“如喜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的劳务协议和确认书。
在小程序的讨论页面,求职者们的愤怒几乎是有形的。有人郑重地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证号,举报公司以极低数额缴纳五险一金;有人曝光自己在工作中遭遇经理的性骚扰,但因办公室中没有监控,只能不了了之。更多的愤怒来自于那些似乎早已被“习以为常”的职场现象:加班没有加班费、试用期没有薪水、入职后薪资和招聘启事上不符、工作时受到上司的侮辱和谩骂……一位用户在“诚信点评”的微博话题下评论道:“原来大家都是一肚子苦水,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忍气吞声。”
为了给这个满载愤怒的小程序注入一股正能量,郑毅尝试在原有讨论区之外增加了另外一个板块“神仙公司”,鼓励用户推荐自己所认可的公司。但一个月过去,各地“神仙公司”的讨论量甚至没有达到“避雷公司”的百分之一。
图│用户分享自己在求职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经历
5月12日,郑毅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喜报:“诚信点评全网服务用户突破一百万”。
用户访问量破百万后,审核的压力和质疑、威胁也随之而来。发出喜报后没多久,郑毅就接到了一通自称是国企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原因是有人在“诚信点评”里曝光公司的领导“要移民”。对于国企高层而言,这是极为严重的指控。来电者要求郑毅立刻删帖,否则便起诉诽谤、侵害名誉权。电话里,郑毅不肯承诺删除,只说可以帮忙问问发帖的人。“我们严格把守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远不主动删帖;第二个是严格保护用户的隐私。”郑毅说。挂掉电话,郑毅联系上发帖的用户,讲了情况,问用户是否愿意自己删除那篇帖子。
“如果那个人不愿意自己删掉帖子怎么办?”我问郑毅。
“那就让他们先告吧,告了我们再来看下一步怎样处理。”郑毅几乎想也没想地回答道。
“那你们如何辨别平台上这些用户发的帖子的真实性呢?”我紧接着问道。这个问题也是大多数使用者的顾虑:毕竟“诚信点评”的大部分帖子都涉及对企业指名道姓的批评,虚假、夸大的内容一旦出现,小程序被企业“找麻烦”,甚至被迫关停的概率也将比其他平台大的多。
“没法辨别。”郑毅再一次给了我一个简洁的答复。
这个答案听起来有些荒诞,但细想起来也的确是所有平台都面临的问题。“就像我现在去录个视频,说你欠了我 100 万,我就发出去了,请问平台怎么辨别真伪呢?”郑毅反问我。
事实上,直到今天,郑毅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小程序的未来走向和种种潜在的风险。又或许,只有减少对危险的想象,才能促使他继续做下去。“大部分的帖子,我们看他的描述也大概会清楚他说的是事实。”郑毅用一种简单到近乎质朴的逻辑来解释这种信任:“因为我们现在也没有影响力,所以不大会有人因为和这家公司有仇来这里诬陷。或者这家公司的领导对我很好,我现在离职了,突然到这个平台上面的曝光说这家公司的领导对我性骚扰。没有人会这么无聊,对吧?我们的审核标准只能不断完善,比如现在,如果内容涉及了隐私、党政,或者涉及到了孩子,我们就会驳回去。”
某种程度上,“诚信点评”更像是一个出现在互联网诞生初期的产品:过于理想化的目标、不算太完善的产品设计、匿名的讨论氛围、去中心化的运营,以及开发者也想不明白的变现方式。当下,广告费分成是“诚信点评”主要的营收来源,郑毅说,每天能收到十多块钱。不过这部分钱现在也全都投入新的UI设计中了。除此之外,郑毅5月份还获得了3587元的打赏,来自248个用户。
作为小程序开发者,郑毅感到,当下的小程序开发行业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开发小程序的大公司,他们已经能够做到根据所在的行业直接配置板块,保证小程序在极短的时间内上线,并且运营维护也由他们完全承接。因此,小程序对于一些需要控制成本,或者是只是想做试点的项目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选择。
他告诉我:“其实我们最近几年做的都是自己的项目,很少接外面的项目来做。我们选择做小程序主要还是因为使用微信的人非常多,超过12亿,小程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下载,即便我们更新的内容的话,用户不需要更新就可以直接使用。小程序几乎成为了所有现在已经有独立APP的程序或者一些大公司的标配,他们都通过小程序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其实也挺好,最后方便的也是用户。”(受访者为化名)
/ 你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踩过雷吗?/
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经历或观察
我们将会选出高质量评论读者
赠送边码故事文创帆布包
责任编辑: